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4年12月26?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问题。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海底塌陷引起的
E.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F.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G.围海造陆
H.增高海岸堤防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印度洋海啸是由于处于板块的交界处,海底地震导致的海水巨浪。选择A项。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就是要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预报。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图”,插图为L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吹偏东风
D.乙地吹偏北风
E.L地为“向斜成谷”
F.R1可自流输水
G.近地面气流辐散
H.R2西流补给R3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压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示为一低压槽,在南半球低压中心左侧为冷锋,冷锋降水在锋后。图示时刻,甲地位于冷锋锋后,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所以甲地降水概率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南半球的锋面气旋是顺时针辐合,图示时刻,甲地位于冷气团控制下,乙地位于暖气团一侧,甲地气温低于乙地。B错。根据风的形成原理,始终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可以分析甲地吹偏南风,C错。乙地吹偏西风,D错。
2.读图,根据岩层构造,可以判断L地为背斜谷,A错。图中,R1 是人工开凿的输水管道,中间要经过一段海拔升高的地区,不能自流输水,B错。图示区域为一低压中心,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C错。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看,R2位于山谷,地势较高,西流补给R3,D对。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图,地质构造,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海平面上的丙气压是2.在沃克环流中3.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A.副热带高压
B.赤道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副极地低压
E.甲地为高压
F.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G.乙地为低压
H.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I.印度尼西亚
G.澳大利亚东部
非洲南部
秘鲁沿海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1.根据丙地方向为向四周辐散,所以丙地为高压,根据其位于南半球,所以为副热带高压。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在沃克环流中,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判读,甲处为低压,乙地为高压;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甲地气流上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秘鲁沿海地区降水增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地质作用在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地貌过程中起作用的是
A.内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的着眼点在于区分褶皱形成的后期地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早期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的不同地质作用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欧洲第四纪冰川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影响欧洲第四纪大陆冰川南侧边界走向的主要因素是2.图中A半岛西岸有大量峡湾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E.海浪侵蚀
F.冰川侵蚀
G.流水侵蚀
H.冰川堆积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看到,欧洲第四纪大陆冰川边界在南侧的走向是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是由于纬度不同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的原因。所以A对,东西走向并不是海陆位置不同(水分原因),洋流只能影响沿海地区,还是西欧的地形是平原,东西相差不大,故B、C、D错误。正确答案是A。
2.A半岛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高,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所以应该是冰川作用,排除A、C,峡湾地貌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主要是受侵蚀作用而不堆积作用。正确答案是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