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回答:

(1)在图中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3)当地球位于图示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应该是________,此时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地球公转360°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略
(3)夏至?昼长夜短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运动的是(??)
①长江入海口北岸大量泥沙淤塞???②白天和黑夜的交替?③长江滚滚向东流?④春夏秋冬的变化?⑤夏天白昼长,冬天夜晚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地球日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该图表示????月?????日前后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北半球为????????(节气)。(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 A地处于五带中的?????????带, 该日A地的昼长为? ????小时。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参考答案:
(1)6? 22 (2分) 夏至???(2) 北回归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6月22日前后。
(2)因为从上题可知是北半球的夏至,因此此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A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因此在北温带之间。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该图中的晨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是晨线,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那这个交点所在的经线也是6点,A点所在的经线在交点的西侧,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30°(看图中),时间差是2小时,因此A点所在是经线地方时是6点-2小时=4点。A点在晨线上,因此A点是4点钟日出,所以日落时间是20点,那么昼长时间是20点-4点=16小时。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本题每空1分共8分)

(1)在图中A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二分的日期。
(3)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连云港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4)目前灌南的昼夜长短状况为?????;灌南昼长夜短的时段是????。(填字母)
(5)地球在图中四点处的公转速度相比较,速度最慢的是?????点。
参考答案:(1)略
(2)B表示9月23日??? D表示3月21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综合分析。
(1)地球自转的方向: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2)根据A、C的太阳直射点位置,A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表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表示冬至日,故推理B表示秋分日,9月23日,D表示春分日,3月21日。
(3)当地球处于C点时,表示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为:(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上昼夜平分。
(4)灌南位于北半球,故昼短夜长,灌南昼长夜短的时段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即春分日—秋分日。
(5)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故速度最慢位于夏至日A附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