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1月20日 B.3月20日 C.5月20日 D.7月20日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进门时间是早晨日出时间,日出东方,根据指向标,甲、丁错,A、D错。夏季日出东北,时间在6点之前,该同学进门是7:30,所以不会是东北方向,C错。只能是冬季的早晨,日出东南方向,从丙门进入,C对。
【小题2】结合前面一题分析,该日应是冬季,所以可能是1月20日,A对。3月20日临近春分,日出时间约是6点,B错。5月、7月我国是夏季,C、D错。
考点:日出、日落日期、时间与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
A.d – b – a - c
B.c – d – b – a
C.b – d – c – a
D.a – d – b – c
小题2:图中a、b、c、d四个地点该日按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A.b – c – d – a
B.a – d – c– b
C.d – c – a – b
D.a – b – c– d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根据图示四地的纬度位置(纵坐标)即可判断自转线速度的大小。
小题2:根据图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地方位于23.5°N,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故全球昼长由短到长即从南向北排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地球自转线速度和昼夜长短分布判断的一般规律,即可简单分析,故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解题方法的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图示节气为_______或_______,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先写纬度,再写经度)__________。
(2)此图所示当天地球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
(3)此时所示的白天与黑夜的交界线是_______(晨线、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
(4)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半球,三个月后,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地球侧视平面示意图
??? 上,用C点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参考答案:(1)春分;秋分;0°,30°E
(2)6;1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