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小题2: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T表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即为1个回归年,时间365日5时48分46秒;而太阳日和恒星日为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年为地球公转的周期。
小题2:结合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11月8日--14日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应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故最接近于①点位置。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11月8日—1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故判断我国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区别地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回归年和恒星年的差异。能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有关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2.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
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D.多港湾,主要由古冰川侵蚀形成
E.流域面积西大东小
F.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
G.河床坡度西陡东缓
H.西侧为外流河,东侧为内流河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地理环境的特点。根据图中的经纬度6°E-10°E和50°N-62°N和该地的海陆轮廓判断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主要是由于冰川侵蚀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图中B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侧陆地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不能发育成长河,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但是地势落差,水能资源丰富。西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均匀,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东河河流注入波罗的海,属于外流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时间长度T为( )
A.1太阳日
B.1恒星日
C.1回归年
D.1恒星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时间长度T从秋分日经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到次年秋分日,正好是一个完成一个回归运动,故时间长度为1回归年。
考点:该题考查回归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摆动。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3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A.沿45°E~135°W摆动
B.沿45°W~135°E摆动
C.沿90°E~90°W摆动
D.沿0°~180°经线摆动
小题2: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因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且每小时转15°,那么3小时应转45°,因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所以3小时后,地球向东转了45°,摆动面应相对地球向东转了45°,应沿沿45°E~135°W摆动。故选A。
小题2:傅科摆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使北半球平直河道的河水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向左偏,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对比四幅图,只有丁图是正确的。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