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5 13:10: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问题。
 小题1: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受高原地形影响
| 小题2: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小 B.寒流影响 C.云雨较多 D.海陆位置影响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小题1:结合图示的气温、降水量分布特征,该地区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结合降水集中于1月,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故11月为当地的春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开始变大,且雨季还未来,故气温最高。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b为当地的冬季,气温低,主要是由于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气温、降水量分布基本信息判断气候类型,结合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的名称: A ;B 。 C ;D 。 (2)B气压带和C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 ,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征为 ;该风带与C气压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分布规律是 。C气压带和D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 。 (3)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1)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A位于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为极地高气压带;B地盛行上升气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地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地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为西风带。 此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气候。 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3)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主要气候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1.图中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2.图中I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 E.海陆热力差异 F.洋流因素 G.季风的影响 H.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各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D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E位于南非高原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F位于非洲南端为地中海气候。G位于澳大利亚东南角,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H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I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和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K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J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A项。 2.结合上题分析,I为热带草原,其气候因此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结合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比较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可能带来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有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2分) 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2分) 图中D所在的国家东部自南向北有注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试分析者三条河流下游农业不发达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A山脉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 (2)C处是北海,地处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与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3)D是俄罗斯,注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下游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光照较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东部注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多凌汛现象,冻土、沼泽广布,不利于农耕。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成因,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