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四)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地轴的位置判断赤道面,太阳光所在的平面为黄道面,故黄赤交角为角β,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
小题2:图示根据阳光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故为北半球夏季。
小题3:角β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扩大,确定热带范围增大,寒带范围增大,则温带范围缩小。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从图示提取信息,掌握晨昏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和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的关系等,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2010年厦门(北纬24°27′,东经118°06′)国际马拉松赛事于北京时间1月2日上午8点鸣枪开赛。下图为2010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路线示意图和某女运动员比赛过程即时素描图。当该女运动员到达全程赛事终点时,她的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移动速度是均匀的,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A.23°26′S
B.20°33′S
C.11°52′S
D.23°26′N
小题2:据右图女运动员身影的相对方位,判断此时她可能跑到赛程?
A.5.0千米附近
B.11.7千米附近
C.18.5千米附近
D.40.3千米附近
小题3:该女运动员的参赛成绩测算结果应为?
A.4时00分00秒
B.3时52分24秒
C.4时07分36秒
D.4时08分24秒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移动速度是均匀的,1月2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大约为20°33′S。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当该女运动员到达全程赛事终点时,她的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可以推测比赛全程都是在上午进行,且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是45度。由比赛日期和厦门纬度可知太阳直射在20°33′,太阳日出东南,到达终点前运动员身影指示西北,而且越来越靠近正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当地经度为118°06′E,与北京经度差值为1°54′。2°要8分钟,6′要24秒。则厦门与北京时间差值为7分钟36秒。当厦门当地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时7分36秒,减去出发的八时。得出:4时07分36秒。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此时太阳直射凯恩斯(170S. 1460E),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B.正午太阳高度从凯恩斯向南北两侧递减
C.凯恩斯达到一年中昼最长
D.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
小题2:当太阳直射凯恩斯时,该地的区时是
A.12时16分
B.11时16分
C.12时
D.11时44分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太阳直射凯恩斯(170S),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从凯恩斯向南北两侧递减。凯恩斯达到一年中昼最长是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此日除开有极昼极夜的地区外,日出东南,日影西北。
小题2:本题要进行大概的推算,该地地方时12点,接近东十区,中央经线为150°E,不可能是BD。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23°26′
B.30°
C.66°34′
D.6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呈66°34"的交角,故黄赤交角始终为23°26"。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的基础知识即可简单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