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三北”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海防林 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荒漠化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故荒漠化广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2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小题1:根据当地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风蚀作用而形成,故判断当地为干旱地区,故D项符合。
小题2: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符合荒漠化治理的措施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 )图中河流名称为____________ ,A 是水利枢纽____________ 。
(2 )图中河流在早冬或初春时节流经C 平原时可能会出现特殊的水文现象是____________ ,试简要分析该水文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 区域的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 。
A.油菜
B.大豆
C.葵花籽
D.花生
(4 )影响C 所在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____________ (多选)
A.盐碱
B.旱涝
C.风沙
D.光热不足
参考答案:(1 )黄河;小浪底
(2 )凌汛;早冬或初春时节,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0分)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
水文 |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
土壤 |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
生物 |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
参考答案:
(1)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从大气、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森林保护的措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宣传、法制,提高保护森林植被的意识。经济、环境等协调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8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思路见图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甲、乙两地地貌的成因。(2分)
(2)请简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3分)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甲地的成因是:地壳受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根据甲乙两处相邻等温线的变化规律判断甲乙处气温低于20℃,甲乙处均为山地。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背斜成山是因为岩层受挤压,内力原因;向斜成山是外力侵蚀作用。
(2)根据该区域的纬度和地面起伏状况判断该地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自然特征应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等方面描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网密集、水量丰富,以红壤为主。
(3)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引起。所以应注意保护好天然林,多营造人工林,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利用太阳能、建设沼气池或解决好农村的生活能源。
点评: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文化景观》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