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a处属于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b处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c处属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对应右侧图形,选项D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溯源、下切侵蚀为主;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侧蚀加强;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泥沙堆积为主。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 )
A.0m
B.500m
C.800m
D.1200m
【小题2】R段河谷的主要成因( )
A.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
B.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
C.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
D.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P点外围闭合等高线的值有500米和1000米两种可能。根据闭合等值线的读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为500米,P点的海拔高度在0米到500米之间;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为1000米,P点的海拔高度在1000米到1500米之间。故选D。
【小题2】R处岩层中间向上凸起,为背斜结构。背斜顶部承受张力,被流水侵蚀形成河谷。
考点: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化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参考答案:1.B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岩石,按成因分类都属于变质岩的一组是( )
A.砂岩、石英岩
B.石灰岩、板岩
C.砾岩、安山岩
D.大理岩、片麻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砂岩为沉积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属于变质岩,故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的典型代表,板岩是由页岩变质而成,属于变质岩,故B错误;砾岩为沉积岩,安山岩为喷出岩的典型,故C错误;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都属于变质岩,故D正确。
考点:地壳的物质组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北部地区的湖泊和西北部沿海的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小题2:下列农作物不适宜在丙地区种植的是
A.棉花
B.小麦
C.马铃薯
D.甜菜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解答此组题,首先要对图示地区进行准确的定位。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定该地区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再通过轮廓图可以知道该地区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该半岛的西北侧分布着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因此,河流应该是从西北向东南流动。该半岛的西侧有大量的峡湾,这是由于在第四纪大冰期时由冰川侵蚀形成的。
小题2: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有"棉花从小是个病汉子、长大是个药罐子、到老变成钱串子"之说。而丙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这种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