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参考答案:小题1: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亦庄是北京市的卫星城,作用是分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所以卫星城的建立,中心城区相关的人口会迁出,①对。随着亦庄的发展,卫星城的规划完善,当地的原有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②对。北京是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待遇条件,来京务工人员多,③对。外国留学生主要是到大学求学,亦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是高等院校,不会有太多留学生到来,④错。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参考答案:1、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的老龄化 B.战争及动乱 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经济的发展 2、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参考答案:1、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a反映城市化开始阶段,人口向市中心集聚,距城市8km内,离市中心越近人口密度越大;c受城市中心地价影响,市中心人口受离城市距离影响程度趋于缓和;d受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条件影响,人口开始向近郊和乡村回流,直到出现b的情况。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正确答案选B。
小题2:根据人口密度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可判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地区不是市中心,而是近郊,如b图。可确定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正确答案选B。
小题3:b 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人口密度明显偏大,最有可能分布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因为这一地区地租不是最高,也非最低,距离市中心相对较近,工作、生活方便,对住宅区的吸引力最大。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