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珠江三角洲平原 B.西欧平原 C.美国中部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该地区乳产品和蔬菜、花卉比重大,为新颖的混合农业,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云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花卉的生产。
小题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因素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租金便宜。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上市较迟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看乙地的气温变化线;因为由题目可以知道“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因此,农作物生长到收获这段时间里,要求的温度是逐渐下降的,所以在下半年(6-12月)里,接下来就是看乙地气温变化线的气温那一个月的温度与“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 ”这句话的合适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作物生长期是8月和9月,那么收获期就是在9月末或者10月份了。所以C正确。
小题2:要清楚题目中的图表示的气温变化图。从气温是无法准确看出B水资源是否丰富,C市场距离。那么从气温图中看以看出,作物在乙地生长期是8月和9月,在甲地生长期是10月和11月(从图中作物生长的气温范围可以看出)。所以甲地的作物收获期比乙地晚,D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整体气温较甲地低,所以病虫害相对少,因此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级阶梯,
2)图中字母代表的三个平原分别是:
A?????????????、B??????????????、C??????????????。
3)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①????????????,②??????????????,③??????????????。
4)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5)三江平原为会么要退耕还湿????????????????????????????????????????????????
参考答案:1)三
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故属于地势第三级阶梯;(2)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处附近,故为三江平原;B位于松花江和嫩江交汇附近,故判断为松嫩平原;C位于辽河流域,故判断为辽河平原。(3)根据地理位置可判断,①位于内蒙古东部,表示大兴安岭;②位于黑龙江,表示小兴安岭;③位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东部,表示长白山。(4)东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形成商品谷物农业。(5)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广的沼泽地,由于沼泽地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流径流量、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开垦沼泽地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结合地图判断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并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功能,进而分析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地图的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趋势的是
[???? ]
A、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
B、从“小而全”到专业化
C、从集中到分散
D、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迁移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