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A.东部地区降水量比西部多 B.东部地区耕地比西部多 C.西部地区科技比东部落后 D.西部地区蒸发比东部强烈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小题1:东北地区实施机械化生产主要是由于地势平坦开阔,且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与土壤肥沃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丘陵;平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回答37~38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小题1:根据表格中影响农业生产的众多区位条件的优劣,反映了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为水源
小题2:根据表格信息,反映当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是光照、劳动力;而最大的不利是水分不足。符合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题1: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
①扩大耕种面积?②增加农作物熟制?③防止水土流失?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和防止水土流失,梯田建设不会改变农作物熟制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小题2: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是因地制宜,是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优化农业种植结,但与减轻低温寒潮影响和缓解农业劳力不足没有关系。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江南立体农业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13~14题。
小题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正确的是??
①a一粮食
②b一养禽
③c一秸秆?
④d一发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③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示:农作物生产产生了粮食,所以a应该为养禽;b为沼气池的原料,为粪便;c为秸秆,d为发电。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图示区域为混合农业,能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迁移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