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①地球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流星现象增多?????????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由此向前推11年,则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00~2001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进门时间是早晨日出时间,日出东方,根据指向标,甲、丁错,A、D错。夏季日出东北,时间在6点之前,该同学进门是7:30,所以不会是东北方向,C错。只能是冬季的早晨,日出东南方向,从丙门进入,C对。
【小题2】结合前面一题分析,该日应是冬季,所以可能是1月20日,A对。3月20日临近春分,日出时间约是6点,B错。5月、7月我国是夏季,C、D错。
考点:日出、日落日期、时间与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4,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的经纬度是
A.32.5°N,120°E
B.9.5°N ,120°W
C.79.5°S,120°W
D.79.5°S,120°E
【小题2】图中X的数值为
A.13°
B.14°
C.15°
D.16°
【小题3】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当地太阳高度最高为世界时的20时,计算当地为120°W;根据当地24小时太阳高度大于0,说明该地出现极昼,判断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故选C项。
【小题2】X为当地子夜的太阳高度。根据当地的纬度为79.5°S,子夜距离太阳直射点23.5°S的纬度差为77°,故子夜太阳高度为13°。
【小题3】该地正午时(即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0时(即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从0时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太阳位于东方的天空,正午以后则太阳位于西方的天空,根据以上分析,故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西南天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
A.荡秋千,踏青插柳
B.吃月饼,共庆团圆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中的地轴倾斜方向及公转方向可知,D、A、B、C依次是春夏秋冬,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也就是从春分到夏至的过程中,此时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荡秋千、踏青插柳。
【小题2】根据提示中的地轴倾斜方向及公转方向可知,D、A、B、C依次是春夏秋冬。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也就是从秋分向冬至的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反之,故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日晨线图”(下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小题2】此时新旧两天的比例为( )
A.2/1
B.5/3
C.7/5
D.11/7
【小题3】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据题目信息 “b点为晨线的中点,b点的经度为50°E” 可知,b(50°E)为6点,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据“a、c为晨线的顶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可知,a 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0点;c点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12时。A正确。
【小题2】新一天的范围为0点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据27题分析可知,a为0点,b(50°E)为6点,所以a经度为40°W,故而新一天的范围为40°W——0°——180°,此时新旧两天的比例为11/7,D正确。
【小题3】a、b之间在北半球,向右偏;b在赤道上,不偏转;b、c之间在南半球,向左偏,C正确。
考点:地方时计算、相邻日期问题、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