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自转速度的变化 C.公转速度的变化 D.地势高低的不同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随着某地理要素极昼的天数越来越多。则纬度越高,极地地区的极昼天数越多。图中最低的极昼天数为60天左右,所以纬度最低为70°左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
本题解析: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因此丁地处于南半球。
小题2:判断纬度高低的方法是不论从昼长还是从夜长看,越接近12小时,所在地点就越接近赤道,也就是纬度越低。依据此原则,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甲地,最低的是丙地。
小题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
小题4:新年是元旦1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各地昼长应小于12小时,日出时间晚于6点,因此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2009年9月23日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进行影长测量,结果如该表,据此判断
| 北京时间 | 11:30 | 11:35 | 11:40 | 11:45 | 11:50 | 11:55 | 12:00 | 12:05 |
| 影长(米) | 5.3 | 5.1 | 5 | 5.1 | 5.3 | 5.5 | 5.6 | 5.7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由图示信息还可归纳出当地时间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1:40由此可求出其经度为125°E。而该日5米的杆影最短时为5米,即正午太阳高度为45°。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当地的纬度为45°N。此后3个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小,故杆影将不断变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黄赤交角。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天津某地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中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影子最长,阳光不影响时,全年都不会有影响。所以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上时。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