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09年3月28日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8日晚上八点半熄灭一小时。3月28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保定、大连、南京、顺德、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是
A.节约能源
B.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C.了解和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D.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材料里已经说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
C.住宅区用地
D.绿化用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所以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杜能(1783~1850年)曾是德国北部一位农场主,他于1826年出版《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农业区位论。他假定,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座城市,也是唯一的市场,并与周围农业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地区自然、技术、交通条件等都相同,则离城市越远,农产品运费越多;越接近城市,地租越高。农业区位论可以为农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在农业区位模式图中,1、2、3农业带布局合理的是
[?????]
A.1乳牛2花卉3粮食
B.1蔬菜2养鱼场3水果
C.1蔬菜2林业3养鸡场
D.1花卉2养猪场3观赏鱼
2.“杜能农业区位模式图”还可以灵活运用于分析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结合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①距离市中心越近,零售业分布的高度越高
②距离市中心越近,商品的档次越高
③距离市中心越远,商品的价格越高
④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水平分区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上题图中“角落部位”租金较低,原因主要是
①位置偏僻②距市中心较远③通达度较差④通达度较高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有关该城市2002年到2012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交通通达度提高
B.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C.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是我国东部某大城市,a线为7月平均气温曲线,越近市中心地区,温度越高;b为土地价格曲线,越近市中心价格越高,在距市中心4km处上升主要是交通交汇处,地价越高;d是工业用地比例曲线,越近市中心工业用地比例越低,在距市中心2Km处工业用地比例高,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人口密集区;c为常住人口密度曲线,应在靠近市中心的郊区密度最大。选A正确。
小题2:由图可以看出:2010年比2002年7月平均气温升高,土地价格上升了,常住人口密度增加了,工业用地比例是在市中心下降,在郊外上升了;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D错;中心区规模扩大了,C错;工业用地趋向于郊外,且用地比例增加,B错;人口、工业趋向于郊外,说明交通通达度提高了,选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世界上某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B.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