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例是2.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我国人口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78%
B.13%
C.23%
D.56%
E.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F.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G.遏止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H.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根据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比20%多一些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增加人数多。虽然我国儿童数量减少,但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N、 D、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海岸,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该市地形特点为2.该区域规划中正确的是3.该市道路规划不合理的是
A.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滨海平原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C.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开阔
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E.规划拟在W城市布局大型区域电厂和焦化厂
F.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
G.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
H.F处建污水处理厂
I.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
G.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
在D城可建深水码头
D城与W城之间拟建高等级公路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该市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为丘陵山地,中部和南部等高线稀疏,为中部平原和南部滨海平原。根据图中河流流向自北向南流,判断北部地势高,南部地势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W县拥有沙质海岸,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可以发展滨海旅游业;钢铁工业属于传统工业,污染大;N地附近有盐田,发展盐化工业资源丰富;F位于河流上游,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河流下游,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建设区位条件。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占用大量耕地,可以修建与D之间的高等级公路,然后修建一条高等级公路与W相连。D为礁石海岸,适合修建港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E.甲、乙
F.甲、丙
G.乙、丙
H.乙、丁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不难看出,这里的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20到35年龄段,属于以青壮年的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同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也可知,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D。
2.从甲乙丙丁各代表的年龄阶段来看,在人口的迁移中,甲、乙之间属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随父母的迁移,这是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它年龄阶段之间在人口的迁移过程中没有十分明显的关联性,故选A
考点:人口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能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与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试题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图4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该功能区属于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E.地租水平的差异
F.人口密度的差异
G.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H.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早晨人口流出多,晚上人口流入多。符合住宅区的人口流动特征。选择B项。
2.住宅区一般是晚上停车多,其他功能区一般是白天停车多。所以可以错开使用。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古代农业社会时期,人口由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大量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开垦的吸引
B.逃避灾荒
C.战乱
D.宗教迫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我国人口中心由黄河流域向南方转移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