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6 08:51: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其能量50%集中在 A?紫外区???????????B?可见光区????????? C?红外区????????? D? X光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其能量50%集中在0.4-0.76微米的可见光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代表晨线,OM、ON为日期分界线,∠MOC=450,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1分) (3)如果有一架飞机沿着晨昏线从A飞到C,其飞行方向是 。(2分) (4)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1分) (5)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1分)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D.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 (6)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参考答案:(1)见下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为光照图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 (1)根据图示表示南极上空俯视图,故标注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根据AB表示晨线,判断顺着自转方向,AB是由夜转为昼,即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2)根据晨昏线的特征: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判断此时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的纬度为南纬23.5°;根据ON、OM表示日期分界线,则一条为0时,一条为180°经线,根据ON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判断ON为0时,则OM为180°,则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正午12时的经度为135°E; (3)结合图示沿晨昏线从A到C飞行,分解成南北方向,先逐渐接近南极点,即先南飞行,后又远离南极点,即向北飞行;东西方向,结合图示,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始终向西飞行;故先向西南—正西—西北; (4)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5)由于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但还位于南半球,故北京出现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6)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自直射点(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A.东北 B.东南 C.正东 D.正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升起,而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22°N,太阳从东北升起来,从西北方向落下去。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4分)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2分) (2)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 ,此时南京昼长为 小时 。 (4)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 (季节)。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 (5)当地球从C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角 。(变大或变小)
参考答案:(1)略 (2)冬至、南回归线、0°、北极圈及其以北地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自转与公转方向都为逆时针。 (2)从图上可以看出,当地球运行至A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根据公转的位置可以知道,“上春下秋”春分日与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各地的白昼时长都为12小时。 (4)当地球运行至C.处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南北球则相反,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 (5)地球运行至C点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白昼时间达到最长,而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所以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白昼时间也逐渐缩短。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回答各题。 【小题1】“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 ) A.太阳辐射能 B.核能 C.太阳风 D.风能
|
【小题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这是“玉兔”采取此工作模式的原因。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小题3】“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着陆时,伦敦( )
A.旭日东升
B.皓月当空
C.日渐西斜
D.夜幕降临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意可知,“玉兔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发电装备,在月夜无光可用,转入休眠状态;月午采光充电,其活动时间与太阳密切相关。
【小题2】地球上存在生命得益于其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而适宜的温度一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则其温度不高也不低;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白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这样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适中。
【小题3】根据题意,已知北京时间为2013年12月14日21时,求伦敦时间,北京使用东八区的时间,伦敦用中时区的时间,两地相差8个小时,北京是21点,则伦敦时间为13时,此时伦敦是下午,日渐西斜。
考点:月球上的能量来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时间计算问题
点评: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其可以为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提供能量。地球是一个普通而特殊的星球,其特殊性体现在其是目前知道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天体。其基本条件有液态的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这些得益于其适当的体积质量和与太阳适中的距离。时间计算问题是高中地理中较难的部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简单来讲基本分三步,第一找已知时间,第二算时间差,第三计算时间,用已知时间加上或减去时间差,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最后计算出时间。还要主要特殊时间的处理,若得出的时间大于24,则用所得时间减去24日期加上1天;若得出的时间小于零,则用所得的时间加上24同时日期减去1天。还要注意特殊月份的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