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流域面积减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纬度位置可以判断,乍得湖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河水主要在源于大气降水,且季节变化明显。从流域图可以看出,乍得湖为内陆湖,即河水注入湖泊,通过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而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同一时期的水位线相当于等高线,比如图中丰水期水位(线),各点水位一样,也就是海拔高度一样。丰水期水位与枯水期水位相间距离大的地方相当于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就较缓,地势较平坦。④地两期水位间距最大,所以地形最为平坦,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金边至K河段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该河段主要靠雨水补给,所以8月水量大2月水量小;金边至K河段地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K河汇入湄公河流入南海,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1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小题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1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试题要抓住题目中的“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中的“透水”两个字,联系水循环中的各个环节,实质就是增加地表水“下渗”这个环节,根据图像所以选择B ,而a环节是地表径流,铺透水材料后这个环节是要减少的,c环节是地下径流下渗量也会随之增加,但是要通过下渗环节后才会增加,d 环节是蒸发或蒸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水系图完成题。
小题1:根据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判断该地区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降水中部多,四周少
D.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小题2:下列大洲地形特点与该图地形较符合的是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水系从中部向四周流,故判断该地区地势中高周低,则气温中低周高。
小题2:欧洲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低,南北高;亚洲地势特征:中高周低;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势自东南部向西北部倾斜;北美洲呈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东西高中部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河流流向特征,结合河流流向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并能掌握世界主要大洲的地势分布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自然地理坏境的基本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若上图表示大洋环流,则图示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
A.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
B.北太平洋的中低纬度
C.南太平洋
D.北印度洋的冬半年
2、若上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①~④为水循环环节,甲、乙为下垫面,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海洋、乙为陆地
B.④表示在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形成降水
C.人类对③环节施加影响的主要方式是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D.黄土高原的地貌、黄河三角洲的形成都与①环节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资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