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A.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加强水运 D.建坑口电站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小题1:图示丙为大同,从大同到秦皇岛的运煤专线铁路为大秦线。
小题2:山西省的铁路外运能力有限,但煤炭资源的输出除铁路直接输出外,可通过煤炭发电,转化为电力输出,则可大大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故选D项。
小题3:该省区为山西省,为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和开采量最大的省区,故本省区的工业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4:右图直接反映了该省区的能源输出结构的变化,电力输出量的增长较煤炭资源的输出要快得多,故反映煤炭的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的输出比重增长,利用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大河流域不属于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是
[????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恒河流域
C、密西西比河流域
D、黄河—长江流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大量输出商品粮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②水源较丰富,土壤很肥沃?③本地粮食消费量相对较少???????????????????????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小题2:江浙地区曾号称“鱼米之乡”,今天浙江省却成为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很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D.制造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粮食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可以看出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是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两省区纬度较高,大部分属于中温带,热量不足是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有利条件主要有地形平坦,水源较丰富,土壤很肥沃,本地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相对较少,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故答案选B。
小题2:近年来江浙地区工业迅速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工厂企业建设和城市、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致使粮食播种面积迅速下降,所以江浙地区的“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粮食调入大省,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因素是
[?????]
A.降水集中于秋季且多暴雨????????????????????
B.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问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掘业
D.冶金业
小题2: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开发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 年工业增加值中以采掘业为主;
小题2:山西煤炭和铝土矿资源丰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