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影响太阳辐射的最重要因素是天气状况。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A对。洋流、纬度、地形影响较小,B、C、D错。
【小题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A对。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B错。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C错。30度纬线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D错。
【小题3】甲国是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A错。乙国是美国,属于北美洲,B错。丙国是墨西哥,为西半球国家,C错。丁国是智利,沿海海域有大渔场,D对。
考点: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不同国家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所给地球俯视图回答:(11分)
(1)E地的地理坐标是: ,F地是 极。
(2)就晨昏线来说,弧AE是 线,弧EC是 线。
(3)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
(4)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E点的太阳高度是 。
(5)这一天A地和E地的昼长各是几小时?
A、 小时 E、 小时。
参考答案:(1)90°W ,66° 3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为 。(6分)
(2)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B点的昼长为 小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6分)
(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分)
(4)在这一天,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 (填“长”或“短”)。(2分)
参考答案:(1)夏至日;6月22日;23.5°N
(2)0;1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
(2)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因而A点的昼长为0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因而昼长为12小时;C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昼最长,夜最短,因而昼长为16小时。
(3)根据地球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4)A、B、C三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B点,该点的纬度最低。
(5)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年内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即旗杆影子的长度变化。当北半球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因而,在这一天,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短。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