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问题。1.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
E.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F.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G.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H.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
1.美、加、澳三国均为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所以采用“外延式”扩容模式。
2.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仿效美、加、澳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图甲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乙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线段a、b、c依次表示何种城市用地的付租能力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3.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日用品仓库,最好选在
1.甲图中,线段a、b、c依次表示何种城市用地的付租能力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3.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日用品仓库,最好选在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
E.地形条件
F.交通运输
G.人口分布
H.行政干预
I.①处
G.②处
③处
④处
 
	参考答案:1. B
2. B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不同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商业位于市中心的付租能力最高,工业位于郊区付租能力最高,商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变化最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影响地租水平的原因。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大型日用品仓库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布局地租的高峰,②地位于两个地租高峰之间,地租较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当遭遇特大暴雨时,我国城市常内涝严重。读“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涝原因是图中2.城市内涝说明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1.内涝原因是图中2.城市内涝说明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A.①过多
B.②受阻
C.③过快
D.④增大
E.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
F.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G.加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H.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有降水、地形地貌、排水系统等等。图中①表示降水,所以答案选A;内涝的原因可能是:③地表径流过慢;④下渗慢;②是蒸发蒸腾,与内涝不相关,所以排除B、C、D。
2.解决城市内涝的方法有: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所以应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市2000年地价和2010年地价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
1.从图可以看出
①从市中心到郊区地价持续降低
②该市规模扩大
③该市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该市地价整体有所上涨2.在2010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该市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市区可能在近郊区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远郊区2000年与2010年地价差别较小,升值幅度较小;2010年地价线均高于2000年地价曲线;地价的上涨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正确答案选C。
2.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会通过地价反映出来。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地价曲线的变化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地价曲线的变化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图,读图完成小题。
 1.该图反映中国的2.导致中国人口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1.该图反映中国的2.导致中国人口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东北向西南
B.人口重心每年移动距离比较均衡
C.人口数量的南北差异缩小
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15千米
E.东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F.西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G.大量西部人口迁移到长江三角洲
H.东北振兴吸引人口迁入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东北向西南;人口重心每年移动距离大小不一样;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人口数量的多少;人口重心移动距离南北超过0.15°,1°大约为111千米,距离超过15千米。正确答案选A。
2.西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是导致中国人口重心产生移动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及移动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及移动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