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A.一直向北 B.一直向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一年内能有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因此其位于热带;再根据这两次最大值出现于12月22日前后可知它位于南半球,故本题选D。
【小题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做回归运动,每年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之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然后,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据图可知:在C→D→E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再向北移动,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⑤的昼长相等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①②在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A错;③⑤在同一纬线上,任何时间③⑤昼长都相等;图中由20°S可知位于南半球,则图中经线相交的点为南极点,由此可判断③的四方位,可知④位于③的东南方,故C错;①②的距离为20×111km=2220km,而②③之间的距离为20×111cos40°km=2220cos40°km,故①②的距离大于②③距离故D错。
考点:经纬网的考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24时56分4秒
D.23时56分4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故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B.M 昼短于 N
C.M 点正处于黎明时间
D.N 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M 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示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A错误;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越往北昼越长,故N点昼长长于M点,B正确;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M点,即将进入夜半球,故判断M点正处于黄昏,C错误;图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判断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N点,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南北半球俯视图示的自转方向差异和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一般解题方法的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116°E,39°N)的地方时为8时,则泰安(117°E,36°N)的区时为( )
A.8时
B.8时8分
C.8时16分
D.8时24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和区时。北京的地方时即116°E的地方时为8时,而泰安117°的区时即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故120°E的地方时较116°E早16分钟。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