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图中大坝的高度不超过100米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A点海拔高度1200米<H<1500米,B点海拔高度为1500米<H<1800米,根据等温线分布,B点温度值为3℃<T<4.8℃。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C与水域之间相隔山脊,山脊为分水岭;E的海拔小于700米;E点与车站之间有山脊相隔,大坝跨过两条等高线,高度不超过100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2012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温度距平是指与多年同期平均气温的差值),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
A.气温最低处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D.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小题2】据图说明( )
A.全国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C.江汉、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D.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图中数值代表的是气温距平的大小,不是气温的高低,A错。不能表示南北最大温差的大小,B错。南方有的地区气温高于常年同期,不是全部,C错。东北地区气温距平为负值,说明较常年同期偏低2~4℃,D对。
【小题2】图中0℃线是指的气温距平,不是一月份0℃等温线,A错。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减弱,B错。12月份,江汉、江南北部部分地区一般将出现霜冻,今年的气温距平显示比常年气温略低,很可能将出现初霜冻,C对。不能判断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D错。
考点:等值线图,气温距平分析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年日照时数为2.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2770小时
B.2480小时
C.2600小时
D.2880小时
E.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F.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G.大气环流的差异
H.白昼长短的差异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断和气候差异。
1.图示甲处位于闭合等值线中心,应符合“低于低值”,故判断日照时数处于2400---2600之间。
2.日照时数长短主要受海拔、天气、昼夜长短、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4分)图甲为我国山东某地等高线图,图乙为当地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开展地质地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的图甲中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B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 。(4分)
(2)请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4分)
(3)结合该中学课外实践小组绘制的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请分析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6分)
(4)根据图中资料,试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类型差异及其原因。(10分)
参考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或自南向北)(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图可以判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或者说自南向北。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A地海拔600-700米,B地海拔在200-300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在300m-500m之间。
(2)读图,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地势南高北低。
(3)读图,甲处地貌为山岭。根据岩层构造,图示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即向斜山。
(4)读图,乙位于丘陵上,地形坡度大,不利于种植业发展,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园业。丙地位于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所以乙地发展林果业或经济林业、或生态林业。丙地发展种植业。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高差计算,地质构造,区域农业发展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如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
(2)简要分析①处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4分)
(3)①②相比气温较低的是①,简述其原因(2分)
(4)②与同纬度的上海相比冬季气温较高的是 (2分),说出原因(2分)
(5)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冬至日①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面的夹角应为 (2分)
(6)①地附近有我国著名的航天基地简述该基地与酒泉相比其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地形 (2分)
(2)海拔高,空气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等值线从四川盆地中心向四周递增,故判断受地形因素影响。(2)图示①位于川西高原,太阳年辐射总量大,主要从地势高,空气稀薄,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分析。(3)图示①地位于川西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温较低。(4)②位于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冬季风。(5)热水器与地平面的交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6)①地附近的航天中心为西昌,主要的优势是纬度较低,且位于高原,海拔高。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高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