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0:05: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 小题2: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借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查交通运输方式,首先要明确我国各地区的资源丰歉程度。a来源于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故a体现出晋煤外运,过去多运用铁路、海运联运或铁路运输,现在运用超高压输电线路变输煤为输电。B来自新疆的轮南,输送到上海,应为西气东输,运输工具为管道。c是红水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珠三角即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方式为超高压输电线路。d来自长江到海河流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借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在黄河以南段由于北高南低,需建抽水站逐级提水,而黄河以北段可自流输水。 小题2: d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由于沿途华北地区蒸发旺盛,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只会影响水质;沿海城市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海水大量入侵,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并不在沿海地区,故不会产生海水倒灌现象。南水北调会缓解沿途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但并不能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更不易导致降水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北京时间2 0 0 4年12月2 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E岛西北近海(3.9°N、96°E,A字母右边的黑点位置)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C _____ (国家),E____??岛,D? ___??海峡,H _______ 半岛。(4分) (2)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地方时为__?时____ 分。(2分) (3)C半岛的夏季风与中国东南部的夏季风在风向和成因上有何区别?(4分) (4)J国是非洲遭受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中国的海南岛离震中比J国近,却毫无影响,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C?印度(国家),E?苏门答腊岛, 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亚马孙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因此人口分布稀疏,B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中亚与我国新疆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而丝绸之路中亚段却又是艰辛之路。 (1)说明中亚段不利于古代商旅通行的自然原因。(5分) 我国与中亚诸国决定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2)简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新疆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 (3)结合所学,尝试提出喀什“东联”和“西进”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夏季温差大(中午炎热、夜晚寒冷);冬季寒冷,多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中亚段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大。即夏季温差大(中午炎热、夜晚寒冷),冬季寒冷,多大风、沙尘、暴雪天气,冬夏温差大,全年气候干旱。这里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所以水源(径流)少,植被稀少,古代通行这里要穿越沙漠或戈壁、山地。所以不利于通行。 (2)交通线的有利影响,主要从运输能力,区域间的联系、合作,区域的开发、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吉乌铁路的修建,缩短了新疆(南部)与中亚(南部)铁路运输的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我国与中亚相互间经济联系的便捷性,提高了运力。促进中亚地区资源开发、商业贸易,吸引更多的地区参与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资源、劳动力优势与资金、技术优势的互补。推动了中亚诸国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所以“东联”主要是针对珠三角地区,所以喀什地区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实行政策优惠,吸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西进”主要是针对的中亚地区国家,所以主要是进口中亚原材料,发展加工业,出口工业产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图”(图1)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和生态定位图”(图2)。读图回答18-20题。
 18.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19.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0.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8.B??? 19.D?? 20.A
本题解析:18.从图例显示可知,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该带东侧是湿润地区,不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青藏高寒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 19.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量较少,不适宜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所以A、B、C三项都错。 20.分析图2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和生态定位图中箭头指向,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东部农耕区提供深加工产品,为西部牧区提供饲草料,可知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和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