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A.正北 B.正西 C.东北 D.西北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晨昏线、东西半球的判断和区时的计算,有图可知过C点的经线为20°W,也就是说20°W的地方时为18:00,那么两地的时差为(120°+20°)/15°=9小时20分,所以120°E的地方时为18:00+9:20=27:20。由于大于24小时所以减去24小时为3:20。选A。
小题2:D点位于E点西北。因为由图可知晨昏线不过南北两极,故E位于D东侧,有纬度位置判断,E位于D南侧,综合分析D位于E西北方向。
小题3:E位于南极圈内,7月前后南极圈内为极夜现象,故在E地建天文观测站,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间是7月前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晨昏线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判断和区时的计算、方向的判断、天文现象的观测时间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C点所在经线时间的确定,可能有同学误判断为0时,这样小题1就易错选B。所以考试时包括平时练习时要细心,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受益终生。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小题1: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_____________; 表示全球为同一天的是图___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__________;北京白天时间比上海短的是图___________; 上海可能位于夜半球的是图____________。
小题2:图A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日以后赤道上的正午人影朝向北面,则图A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日(节气)。
小题3:描述图B 所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图D所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B.南非开普敦是雨季
C.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D.会有日食现象发生
参考答案:小题1:A ; C;? B;??? C、D ; B ; 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A图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表示全球昼夜平分。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00,全球为同一天,C图中0°经线地方时为12:00,180°经线为0:00。图B地球顺时针旋转,极点为南极点,南极去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图CD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白天时间比上海短,图B符合条件。C图中0°经线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20:00,上海位于夜半球。
小题2:图中A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直射点的纬度为0°;0°经线地方时为9:00,则直射点经度为45°E。该日后赤道上的正午人影朝向北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图示为秋分日。
小题3:图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则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为自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小题4:图D所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季,地球公转与远日点较近;南非开普敦为冬季,地中海气候为多雨期;北印度洋流为顺时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是我国2010年的“冬至”。读下图,回答下题。
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
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
C.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175°W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图示甲地夜长18小时,即昼长6小时,与乙地的昼长相等;丙地昼长12小时,判断位于赤道,反映自转线速度最快;丁地昼长24小时,判断位于南极圈内,故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D错误。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一年中,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旗最早的时间大约在下列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哪个位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旗时间要与日出同步,升旗最早时,也就是日出最早时,一年中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时,也就是日出最早时。公转图中,B点的地轴北极靠近太阳,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即B点时是夏至日,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世界分区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