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压值大于1024百帕小于1026百帕,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多晴朗天气。
【小题2】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偏北风。
考点:本题组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
[?????]
A.热带气旋
B.热带反气旋
C.锋面
D.热力环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某时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阴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低压气旋影响
D.丁地风力强,受上升气流影响
【小题2】图中能正确表示丙天气系统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其影响,可能出现阴雨天气,A对;乙地位于暖锋锋后,不易形成降雨,B错;丙地受高压中心(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错;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弱,D错。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丙地受高压中心控制,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反气旋,因此符合的是③图。①、④图均为气旋(低压中心),②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高压中心)。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镜后天气转晴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后,都受单一气团控制,故天气转晴,A项正确;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故气压升高,而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故气压降低,B项错误;冷锋的降雨发生于锋后,暖锋降雨发生于锋前,C项错误;由于冷气团的密度大于暖气团,故冷气团始终位于锋面之下,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结合冷锋、暖锋的天气图示,利用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的分布和锋面过境前后的气团性质变化判断锋面两侧的气团性质、天气变化和雨区的位置等内容。注意画图分析更直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最有可能表达的是( )
A.气温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分布
B.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
C.全球大洋盐度分布
D.全球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
【小题2】甲、乙两处数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量流入的不同
B.降雨量的不同
C.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D.海陆面积的不同
【小题3】最低数值出现的原因是 ( )
A.海洋面积广大
B.云量少
C.河流水量丰富
D.太阳高度角大而变化小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图中曲线整体上从赤道向两极增加。年平均气温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错。大洋盐度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C错。太阳辐射随纬度增加递减,D错。气温年变化幅度是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赤道地区主要是热带,气温年变化幅度最小,两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气温年变化幅度最大,与曲线相一致,A对。
【小题2】甲在60°N纬线附近,北半球穿过的陆地面积广,气温年变化幅度大。乙在60°S纬线附近,南半球穿过的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广,海洋的气温年变化幅度小。D对。甲乙数值差异与径流量关系不大,A错。降雨量对气温年变化幅度影响小,B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相同,C错。
【小题3】读图,最低数值出现在赤道附近。结合前面分析,这里是热带,太阳高度角大而变化小,所以年气温差值小,D对。海洋面积、云量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河流影响不大,A、B、C错。
考点:气温年变化幅度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迁移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