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四季如春 B.在C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一年中有一天的极昼现象 D.一年中有半年左右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上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c点的昼长全年均为12小时,该地位于赤道上,终年高温多雨。
小题2:b纬度各地在B时昼长为0,出现极夜现象,在D时有极昼现象;b纬度应为极圈,不会四季如春;只有一天极昼、极夜现象,不会出现有半年左右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因此A、B、D三项错误。
小题3:如果a位于北半球,则在B日期前后,a昼最长,应为6月22日,因此漠河的白天长于广州,北京的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只有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非开普敦昼长达全年最小值。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昼长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是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
【规律技巧】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另一半球相反。
(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
某半球受太阳直射时昼长夜短,直射该半球回归线时该半球昼达最长,夜最短,且该半球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另一半球相反。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在二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从A→B,从C→D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
A.都向东偏
B.都向西偏
C.前者向西偏,后者向东偏
D.前者向东偏,后者向西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转偏向力的基本特征: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故选B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基本特征,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印度半岛盛行??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当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是,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日期为1月初,为北半球的冬季。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该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N???????。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方向升起。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参考答案:(1) 172.5°E???7.5°E
(2)2???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判断。(1)根据PY为0°经线,∠MPX和∠NPY为7.5°,可计算M、N所在的经线的经度。(2)P点为北极点,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M、N点分别是晨线与昏线与纬线的交点,故判断图示MN之间的劣弧部分为夜半球,而夜半球的平分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90°E,故计算北京时间为2时。当北京时间为20时,即东十二区时间为24时,全球处于同一天,故需经过18小时。(3)图示∠MPX和∠NPY为7.5°,说明图示MN之间的夜弧跨经度165°,即该纬线上的夜长为11小时,故昼夜为13小时。M地位于日出,此时北纬30°出现昼长夜短,判断为夏半年,故该地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西北。(4)注意晨昏线与30°纬线的交点为M、N点,且此时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 中圆圈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
小题1: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小题2: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上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由图中纬线圈(66°34′)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可知,纬线圈为北极圈;由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可知,中心点为北极点。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北半球为夏至日;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正确答案选C。
小题2:图中中心点为北极点,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甲地位于135°W经线上。甲地位于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发生,故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