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游憩区是景区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区,是作为人们休息娱乐,减轻旅游疲劳的场所。下图为某沿海旅游景区规划图。

若在图中A、B、C地建设游憩区,请选择一地并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选择B地(2分)。理由:B为沙滩,景观的娱乐性强(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图例分析,A处建筑物稠密,环境容人量小,不适合建设游憩区。C处为海鸟栖息地,从生态保护为主考虑,不适合建设游憩区。B位于海岸带,为沙滩地区,景观的娱乐性强。且B位于主要景点中间,地理位置优越。所以选择B地。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2014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第5个年头,2014年春节也是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黄金周,据海南省旅委2月7日公布,由于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井喷式增长,使假日旅游市场面临全方位的考验。其中琼海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3万人次,约占全省1/9,同比增长78. 9%。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2014年春节琼海市旅游市场火热的主要原因。(6分)
(2)列举当前海南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气候温暖,天气晴朗,是理想的避寒度假圣地;基础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旅游市场火热的原因可以从该地旅游资源的非凡性(对旅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该地的接待能力、交通通达度、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海南岛纬度较低,是一个热带海岛,在春节(北半球冬季)期间相比我国大多数地区而言,气候温暖,天气晴朗,是理想的避寒度假圣地,对旅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增强;交通不断完善,可进入度较高;旅游部门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与产品,吸引游客;新旅游法实施更加保障了游客的权益等。
(2)海南岛毕竟是以面积有限的海岛,旅游承载力有限;短期内大量游客进入,必将对该地的交通和基础服务设施带来过高的压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下列世界遗产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大足石刻——四川
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河南
D.丽江古城——云南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旅游景点的分布。大足石刻位于重庆;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所以本题选择CD。回答本题对旅游资源的分布需要一定的了解。记忆量较大,需要学生平时多看地图,关注旅游资源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石窟,是指开凿于山石、崖壁间的洞室。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佛教建筑。下图为我国三大石窟分布及开凿年份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敦煌石窟位于2.三大石窟的分布图可以反映出3.当中原文化在敦煌扎根成长的同时,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今天敦煌莫高窟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壁画、雕塑构成了人类学的一部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这表明该文化扩散4.敦煌石窟作为佛教文化景观,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这反映了
A.新疆
B.内蒙古
C.甘肃
D.青海
E.佛教仅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F.佛教都分布在我国的山区
G.佛教可能的传播方向和兴盛时期
H.佛教都分布在汉族人口集中地区
I.传染扩散
G.等级扩散
迁移扩散
刺激扩散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文化景观与社会环境的联系
参考答案:1. C
2. C
3. C
4.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等内容。
1.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甘肃省西部。
2.“石窟,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佛教建筑”,故石窟的分布可反映佛教的传播、发展和兴盛等内容。
3.佛教文化从南亚传到敦煌属于迁移扩散。
4.敦煌莫高窟反映的是佛教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精神文化环境,D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该图为第五套人民币50元图案,该图显示的景观具有相当的非凡性。回答1~2题。

小题1:制约该景点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差
B.市场距离较远
C.地区接待能力较弱
D.旅游环境承载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