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2.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2.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旅游区
E.城市人口增加
F.道路系统落后
G.出行方式改变
H.出行距离增加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人员出行的高峰在上班和下班的时间段,而深夜出行为零,所以可知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住宅区。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找到人员出行的时间规律,进而判断出相应的功能区。
2.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即中午时段出行比例下降,说明中午人员回家的比例降低了,结合选项可知只有D选项符合。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和居民出行时间分布的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交通
B.工业
C.商业
D.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关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关于各国城市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信息显示
1.关于各国城市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信息显示
A.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
B.城市化水平低的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较少
C.城市化水平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协调
D.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越快
E.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F.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中国四倍
G.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小,能源利用率越高
H.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普遍偏高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化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故B错误;一般情况,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形成畸形发展的现况。故C、D错误,正确答案是A。
2.由图中信息看到,巴西与日本相比,并没有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正相关,故A错误,图中看到的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知道人口总数,无法计算美国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关系,故B错误,印度、巴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小,但由于本国科技水平低,能源利用率并不低,故C错误,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城市化。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西安市南郊1996年—2006年土地用途变化数据(单位hm2)
1.下列有关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西安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道路交通条件无明显改善
B.公共设施用地增长幅度最大
C.郊区农耕地面积减少较小
D.约20%非城市用地转为城建用地
E.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F.郊区城市化,城区扩展 
G.城市化速度发展缓慢
H.南郊形成了工业卫星城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交通用地明显增加;市政设施用地增幅最大;水域和其他用地约20%转为城建用地。选择D项。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西安市南郊正在
转化为非农用地。所以是郊区城市化现象。
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该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读后完成问题。
1.表中内容反映,甲、乙、丙三省2.丁市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人口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
B.人口流动量大
C.经济发达
D.人口大省
E.经济发展快,人口出生率高
F.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增长率高
G.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H.经济发达,迁入人口数量多
I.甲省
G.乙省
丙省
丁市
 
	参考答案:1. D
2. D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
1.结合右表可看出甲、乙、丙三省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较大,所以它们都是人口大省,甲、乙两省第六次人口比重比第五次减少,所以经济不发达,从表中信息看不出人口增长和流动情况。
2.导致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3.从表格信息可得出丁市的人口增长率最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