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A. B地先见到日出 B. A地先见到日出 C. A、B两地同时见到日出 D. A、B两地都见不到日出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B位于东方,所以B地先看到日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预定区域平稳着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因为酒泉( )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C.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小题2】我国新建的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在海南的文昌,是因为文昌( )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C.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D.经济发达,设备先进
【小题3】这一天,铁岭的日出、日落方向分别是( )
A.东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南、西南
D.东南、西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少雨,云层薄,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有利于卫星发射,故B正确。
【小题2】文昌位于海南省,纬度较低,接近赤道,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同步卫星节省燃料,故C正确。
【小题3】10月份太阳直射点为于南半球并向南运动,日出日落方向都在铁岭南侧,故C正确。
考点: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地球同步卫星,日出日落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作为春季和冬季起点的节气是:( )
A.芒种、立冬
B.春分、冬至
C.谷雨、冬至
D.立春、立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季节的划分。我国将四季划分为24节气,其中作为春季和冬季起点的节气是立春和立冬。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请回答以下问题。
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
B.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C.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M是晨线与纬线交点、N是昏线与纬线交点,则L、K所包围的部分为昼,当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北极附近极昼面积达到最大,北半球是夏季,南亚进入雨季,A错误;香山红叶出现在秋季,B错;附近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C对;澳大利亚西北受东南风影响,进入旱季,草木枯黄。
考点: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该图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该地的纬度为: 。
(2)根据图推算该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 日落: 。
(3)上图所示地区的某学校操场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一年中正午杆影始终指向当地的 方向。当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杆影一天中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杆影长短变化规律是:
(4)将旗杆顶端的影子移动轨迹画在图中。(A为旗杆的地面位置)
参考答案:(1)40°N(2分)(2)4:30 19:30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而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差,即50°=90°-(当地纬度-0°)可求出当地纬度应为40°,且该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中正午太阳均向南,所以判定该地应该位于北半球,为40°N。
(2)根据图推算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与春秋分日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长短应该一致,只是夏至日出更早日落更晚而已。冬至日出相比春秋分日晚1:30,日落提前1:30;那么夏至日该地日出时间比春秋分日日出时间提前至6-1:30=4:30,日落时间比春秋分日日落时间推迟至18+1:30=19:30。
(3)由于该地位于40°N,一年中正午阳光均从正南射来,那么所示地区的某学校的旗杆的正午影子一年中应该朝向正北。该地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也就是当地夏至日。此时当地日出东北,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日落西北,太阳高度角较小。而影子方向与光线相反,所以旗杆影子方向应是西南-正北-东南,杆影长度从清晨较长逐渐变为正午最短然后下午又逐渐增长。
(4)由上题可知杆影方位和长度的变化过程,在图中几个方向上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即可。注意在日出时位于西南的杆影和日落时位于东南的杆影长度距杆A的距离相等,杆影朝西和朝东时长度应该相等,杆影朝西北和东北是长度也应相等,正午杆影朝向正北时长度为最短。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