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城市与北京自然景观差异最小的是(??)。
A.上海
B.伦敦
C.罗马
D.雅加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分布。北京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伦敦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罗马受地中海气候影响,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雅加达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4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4分)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6分)
(4)据右图分析该河流流向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4分)
(5)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4分)
(2)地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水循环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河流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所以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2)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水浮力减小,地面沉降使地面建筑物倾斜或坍塌;地下水位下降,当地下水位下降到低于海水水位时,海水就会倒灌入侵。
(3)A环节为水汽由海洋输送到陆地的过程,属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水汽输送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从而调节水分平衡,水汽输送过程中也进行这热量的输送和交换,从而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
(4)可根据水位来判断水的流向,一般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据右图,河流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而西南部等水位线值大,东北部等水位线值小,由此可得出河流的流向为西南向东北流;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若等值线凸向等值线值小的,则中间值比两侧大;由此可判断河流所处的水位比两侧地下水水位高,从而判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5)据右图图例,实线代表的是10年前的等水位线,虚线代表的是10年后的等水位线;结合图可看出与10年前的地下水水位相比,,10年后的地下水水位升高(如在同一地,10年前水位线值为2808,10年后的水位线值为2812);地下水位上升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气候趋向湿润,降水量增大,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逐步使地下水位有所升高;地下水位上升,说明水源增多,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空气变得湿润,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E.纬度位置
F.海陆位置
G.山脉走向
H.山体坡度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1.根据图示山地草原和森林的过度向上则依次为山地草原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故选A项。
2.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山麓植被与当地纬度地带性的植被一致。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结合图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虚线表示某次汽车拉力赛线路,读图完成题。
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2.盖勒敏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E.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F.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G.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H.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区域位于大陆的西岸,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0°—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2.盖勒敏终年降 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和洋流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汽车拉力赛线路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判断气候类型、自然带和沿岸的洋流及对气候的影响,对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

小题1: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
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