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主要的农产品有

A.小麦、水稻、葡萄等
B.玉米、甘蔗、葡萄等
C.水稻、大豆、棉花等
D.小麦、油橄榄、葡萄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国的主要农作物。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生产油橄榄和葡萄。巴黎盆地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小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2.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其中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E.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
F.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G.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H.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A工厂的原料来自日本,中国加工,市场不在中国,而是日本。说明中国只是负责加工,显然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到中国加工,故A的区位因素是劳动力;B图显示原料配件全部来自韩国,在中国加工,而市场是面向中国的,说明这个厂之所以到中国来生产,是因为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C图显示香港的企业利用大陆的原料,并且在中国加工,而市场是面向欧美市场,说明它来大陆建厂的区位是资源或原料和劳动力。故选A项。
2.日本纺织厂建在青岛,而不建在其他地方,主要是因为青岛距离日本较近并且是沿海的开放城市,显然选择青岛的原因主要是交通因素;A错误;而汽车厂选在北京,主要是考虑北京人口稠密,经济水平比较高,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北京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B正确;香港的服装厂选在深圳,而不是香港,因为深圳劳动力价格便宜,为了降低成本选择在深圳加工,即主导因素是劳动力。C、D都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因结合图示的基本信息,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区位因素、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因素,注意要看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比产业基地。读“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
1.在图示时段内,有关我国1C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2.图1能折射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IC产业
A.产值变化不大,结构变化明显
B.封装环节产值及其比重逐年下降
C.制造环节的产值增幅最大
D.设计环节的比重2002—2003年增幅最大
E.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
F.由原料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G.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H.比产品的附加值在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图示时段内,我国IC产业产值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也发生的明显变化,封装环节产值上升,但结构比重逐年下降,.制造环节的产值和结构都在增大,设计环节的比重2002—2003年增幅最大。故D选项正确。
2.IC产业设计环节属技术导向型,封装环节属劳动力导向型。图示IC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折射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IC产业正在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2.从图甲所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可集聚的主要工厂有3.图乙所示工厂零部件生产全球化的主要目的是
A.技术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
D.空间联系
E.食品厂—啤酒厂
F.铸钢厂—轧钢厂
G.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H.皮革厂—纺织厂
I.节约原材料
G.寻找最优区位
降低运输成本
减少劳动力
参考答案:1. C
2. B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有(1)工业的产品联系,也叫工业的投入与产出联系;(2)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3)信息上的联系。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形成产业链,属于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铸钢厂与轧钢厂之间存在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能够形成产业链,可以发生集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根据图示:图乙表示的是工业分散的现象,工业分散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需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的成本。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左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出比重图,右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1995——2010 年河南省2.关于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最大
C.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
E.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F.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
G.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当,说明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
H.第三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最大,故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产出比重先升后降后,趋向平稳。故B正确。
2.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大,而产出比重最小,故劳动生产率最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的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最后为第一产业,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据图可知,第三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图表判读和综合分析能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三大产业结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