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石化基地共同区位优势在于2.境外石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将促进迁入区域内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富余
E.环境的改善
F.就业压力增加
G.港口等交通的发展
H.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增加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主要石化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共同区位优势经济发达,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是图中主要石化基地共同区位优势。
2.境外石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将加大我国从国外进口石油量,从而促进迁入区域内港口等交通的发展。会加重环境的压力,增加就业机会,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不会增加。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区位优势和产业转移。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相同的主要农作物为
A.稻谷、棉花、淡水鱼
B.柑橘、棉花、稻谷
C.桑蚕、甘蔗、柑橘
D.稻谷、油菜籽、桑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棉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而四川盆地,光照不足,故不利于棉花生长,A、B项错误;甘蔗盛产于我国南方热量充足的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不是主产区,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魔芋是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的草本植物,其药用价值使其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河北省平山县科技局将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海拔110米的平原进行试种,成活率达到了100%。回答问题。1.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平原试种成功的案例说明2.提高魔芋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是
A.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B.通过改良耕作技术或培育良种,可以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促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大
D.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E.改造地形,修建梯田
F.扩大种植规模
G.提高机械化水平
H.加大科技投入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平原试种成功的案例说明通过改良耕作技术或培育良种,可以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技术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提高魔芋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加大科技投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分布的典型地区,例如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流传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古老农谚;但是山东莒县气象局将其修改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据此完成小题。1.材料中的两句农谚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2.山东莒县气象局修改农谚的根据可能是
①土壤比原来更肥沃?②气候变暖的影响 ③小麦良种的培育运用④改善了水源条件
A.计划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地域性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中的白露、寒露、秋分。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
2.通过山东莒县气象局修改的农谚可以看出当地农时要推迟一些。原因就是现在要比古时气候要热,导致农作物种植时间推迟。同时现代农业科发达,小麦良种的培育运用也增加了小麦的抗冻害能力。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依据农谚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季节,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结合各地的气候条件识记农作物的种植季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回答以下问题1.用“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主要是通过改变以下哪个因素2.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E.交通运输不方便
F.价格因素
G.消费者习惯变化
H.气候变化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1.温室大棚利用温室的保温效应,改善了温室内的热量条件。
2.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决定性因素,故价格因素是北方地区发展“温室大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