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地下径流明显减少 B.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C.流域内水循环减弱 D.洪峰径流明显减少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植被具有截留水分、涵养水源的作用,受其影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出,a线季节变化大于b线,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植被增加。
【小题2】b时间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减小,说明流域内植被增加,截留水分、涵养水源的能力上升,地下径流明显增加;雨季时地表径流减少,洪峰径流明显减少;对水循环强弱影响不大。
【小题3】植被截留水分、增加下渗、减小暴雨后的地表径流量,因此,裸地地表径流量最大,而林地地表径流量最小。
考点: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下图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湖西部沿岸与东部沿岸相比,芦苇广布的原因是( )
A.淡水资源丰富
B.无出水河流
C.地形更为平坦
D.湖泊面积更大
【小题2】导致该湖水质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入湖水量减少
B.蒸发旺盛
C.围湖造田
D.出湖水量增加
参考答案:【小题1】AC
【小题2】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西侧有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西侧湖泊盐度较小。该地位于干旱区,湖水蒸发旺盛,东侧缺少河流淡水注入,盐分较高,不能生长芦苇。
【小题2】从自然因素分析,L湖位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泊盐度逐渐升高。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该地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泊水量减少,出湖水量减少,乙河水量减少,与河流淡水水体交换量少,导致东部盐度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湖泊。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为了发挥区域优势,趋利避害,发展特色农业,增产增收。新疆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种植瓜果的经验,引进山东蔬菜大棚技术,反季节生产新疆特色瓜果。下图为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示意图。
参考答案:(1)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2)水循环;蒸发;冷却凝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艘油轮在图中②处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泄漏的石油随洋流扩散的方向为( )
A.向东扩散
B.向东、向南扩散
C.向北扩散
D.向南扩散
【小题2】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③地终年积雪
B.该地区有“海浪、阳光和沙漠”景象
C.⑤地7月份温和多雨
D.④地“早穿长袍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非洲西北部沿海,②处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受加那利寒流影响,泄漏的石油会向南扩散;此外,受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密度流的影响,会向东扩散。故应选B。
【小题2】③海拔在4 000米以下,该地位于30°N附近,夏季气温较高,不会出现积雪,A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昼夜温差不是很大,故D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C错;故应选B。
考点:洋流及区域定位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这次洪水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回答15~17题。
小题1:长江洪灾的形成??? (??? )
A.完全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B.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
C.地形是最主要的因素
D.气候是最主要的因素
小题2: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一般要具备下列条件中的? (??? )
①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②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③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流域降水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措施和防治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分别是? (??? )
A.植树造林和加固长江大堤
B.植树造林和兴建三峡工程
C.修建水平梯田和加固长江大堤
D.加固长江大堤和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