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

材料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广州发布《2009年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广东沿海3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全部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

(1)《规划纲要》把广州佛山和肇庆规划为一个经济圈的原因是什么?
(2)广东按照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总体要求,应加快哪些方面发展?
(3)从材料二图可推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污染源来自??????????????,制成此图主要运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4)概述珠江口海域生态监控区连续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广州、佛山、肇庆山水相连,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从广州佛山和肇庆它们之间的距离、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产业转移等方面去回答。第(2)题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提供发展方向。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体制的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绿色环保建设等。第(3)题读图例可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珠江口;污染源主要是沿海城市工业和市政排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等陆源污染物;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主要获取污染海域的信息,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制成所需要的图示。第(4)题珠江口海域因污染加重;天然海岸被大量人工岸线取代;红树林被破坏等,所以处于不健康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划分为同一经济圈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沿海海域的污染状况,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经济圈的含义及划分的意义,会结合图示判断海域的污染状况,进而判断污染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
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参考答案:(1)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优势:①中线基本可自流供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结合图示中线工程经过的重要城市,丹江口位于湖北;郑州位于河南;石家庄位于河北;最终到达北京、天津;由于东线工程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在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且水质较差;而中线工程基本可自流;且取汉江上游水源,水质较好;(2)结合水库综合效益分析对中线供水沿线的影响首先是解决了水资源不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农业等其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补充了生态用水改善了沿线的生态环境。(3)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主要是修水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③京津唐工业区????④东北平原????⑤浦东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可以按照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区域,如根据地形划分出高原区、平原区等。也可以按照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人文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故①②④均为均质区。而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浦东新区都是由区域中心(工业中心或城市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
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是有界线的,但其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故A错误。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有单一的指标,也有综合性的指标,故B项错误;区域划分即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的相似性,也利于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性;C项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丽江雪桃产自中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出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新型水果。
材料二??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果实生长发育期长达200天左右),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平均单果重500克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达14.3%左右),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中的15种(THR苏氨酸和CYS胱氨酸除外),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丽江雪桃凭借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
材料四??丽江雪桃不是按斤论价,而是按个论价,精品150元一个,珍品100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1)据报道,丽江雪桃在全国进行推广栽培而相继失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3分)
(2)请分析丽江雪桃天价水果按个论价的自身优势。(3分)
(3)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它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请你分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1)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气温低,光照强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应从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条件、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分析,主要结合材料信息和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2)直接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信息从其果品的自身品质、营养价值、市场等方面综合分析。(3)通过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对雪桃表皮的蒸发、光照的影响等因素分析。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主要是通过影响对阳光的反射,改善对雪桃底部的光照条件,从而达到“色彩均匀”的效果。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从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条件、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分析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的基本思维;②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判断影响农作物价格的主要因素。③能结合一定的生产技术对农作物的光照、水分条件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