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c时期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时期 B.引起c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C.c时期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中心 D.c时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小题1:图示反映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该现象反映了逆城市化的人口流动,但逆城市化属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其计算公式为: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小题1: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城市化重心的变化,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小题2:80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故说明改革开放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影响,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城市地价由市中心向郊区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小题1:图中的下列四地,交通通达度最高
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城市的几何中心
D.放射道路与城市环路交汇点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影响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小题1: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由市中心逐渐向外递减,并在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周边地区高,故结合图示的地租水平变化曲线可判断,丙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故交通通达度最高。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丙处位于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区位,但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故判断该地可能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我国一些村镇地区,为满足购物需求形成周期性集市,分析这些地区不能每天都有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选购的商品种类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的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不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集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门槛人口,但由于当地的服务人口小于门槛人口,故只能形成流动式的商业网点。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