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A.在长白山区,大力发展了畜牧业 B.在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松花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 C.依据不同区域的地形、水源等条件,发展了种植业、林业、渔业等 D.利用其优越的气候、地形条件,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2、单选题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9—10题。 |
3、单选题 图10为“甲、乙两河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量冬季小于夏季
B.乙河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甲、乙两河枯水期在夏季
D.甲、乙两河都有结冰期
小题2: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调出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A.增加河水自净能力
B.减少降水量
C.加重海水倒灌
D.加大河水含沙量
4、单选题 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错误的是(??)
A.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B.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三江平原的西部
C.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D.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5、综合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上海和安徽同属华东地区,但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上海近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安徽地处内陆,相比华东各省经济较不发达,但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并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铁路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首位。
材料二: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部门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能反映工业发展状况。
(1)比较2012年上海和安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特点。(3分)
(2)上海部分工业部门转出到安徽,既影响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两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4分)
(3)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接受上海工业部门的区位优势。(4分)
(4)上海转出部分工业部门,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和科研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分析说明其对上海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5分)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