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与A点(20°N、20°E)纬度相同,说明B点纬度为20°N;经线正好相对说明两者之间相差180°,B点的经线为160°W。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a、c与b经线相距10°, D为BC的中点,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2月20日11:00,据些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因为a、c与b经线相距10°, D为BC的中点,则D与B相差50,若B为180°,D为1750W,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2月20日11:00,B该日正午太阳接近垂直照射,所以图中A、B、C所在纬线应是南回归线,根据北京时间(1200E地方时)12月20日11:00,算出1750W地方时为15:20,因为日界线在此处向东拐弯,D在日界线的西侧,比北京时间要早,所以是12月20日15:20。故选D。
小题2:该日昼长夜短A、B、C应是南半球,因为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虚线作纬线一般表示回归线或极圈,若A、B、C三点均位于陆地,B为60°,如果是东经度数无论其纬度是回归线或极圈都在印度洋,所以A、B、C三点经度分别为700W、600W、500W,三点同在南美洲南回归线上。A在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附近有寒流影响,C在大陆东岸是热带雨林气候,附近有暖流影响。所以A地降水比C地少正确。故选B。
小题3:若A、B、C三点均位于陆地,B为60°,且该日昼短夜长,则三地在北半球。如果是西经度数无论其纬度是回归线或极圈不全在陆地上,所以A、B、C三点的经度依次为500E、600E、700E,若其纬线为回归线,则不都在陆地,所以三地在北极圈上。A在欧洲C在亚洲,A、C不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A位于C的西边,冬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更大,所以A地降水比C地多,A地该季(此时是北半球冬季)均温比C地高。所以说法错误的是A、C都为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更替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形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故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回答1-2题。
? 
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 ]
A.北京??????????
B.济南??????????
C.上海??????????
D.海口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球坐标是2.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70°E
B.23°26′N,20°W
C.0°,110°W
D.23°26′S,100°E
E.3月21日15时20分
F.3月21日8时40分
G.9月23日15时20分
H.9月23日8时40分
I.此图表示南半球
G.此时扬州的昼长和夜长比值为1
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值
此时华北平原可能正值小麦收获期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1.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则靠近 180 度经线附近的经线为东经 160 度,根据经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昼半球正中央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东经 70 度,由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2.直射点位于赤道包括春分和秋分两天,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应该从秋分到 1 月方向。直射点位于 70°E,地方时为 9 月 23 日 12 点,东经 120度地方时为 9 月 23 日 15 时 20 分。
3.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为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B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交通运输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