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城市与地理环境》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①增加城市后备用地 ②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③交通更加便捷 ④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从事非农产业发展就是城市化地区,从事农林发展的就是非城市化地区。符合的D项。
小题2:“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从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方面分析。选择A项。
小题3:“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从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方面分析。不是的就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称,北京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北京的优势区位,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下图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强暴雨天气,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最大。此次暴雨使北京多个区域一片汪洋,导致数十人死亡。现代城市在暴雨面前,显得尤为脆弱。今天,内涝,就是城市的伤口。
(1)现在有人把首都称为“首堵”,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2)为了减少“城市病”的出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结合北京等城市的水灾,谈谈如何防治城市内涝。
参考答案:
(1)城市交通拥挤。人口膨胀、住房拥挤、资源紧张、噪
本题解析:
(1)“首堵”与首都谐音,城市化身“堵城”,反映出北京城市交通拥挤。除此之外,市民生活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也很严重
(2)根据目前北京城市问题,可以采取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网、绿色出行、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倡导适度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3)城市化问题有多个方面,而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体现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等。
(4)我国是城市型水灾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可从城市规划、城市生产生活、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气象、城市防洪工程等方面分析原因,从原因入手提出解决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的发展水平。
(2)目前,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速度?????????,出现????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3)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城市化过快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参考答案:
(1)社会经济(1分)
(2)后期(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成熟(后期)阶段,速度慢、甚至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原因有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成本低;交通的发展。
(3)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过快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美国、英国、巴西、印度四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代表,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他们内部城市化也有差异。该题主要考查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及出现郊区城市化的原因及城市化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差异最大的一组是
A.甲与乙
B.丙与丁
C.甲与丙
D.乙与丙
小题2:关于我国城市化战略规划叙述正确的是
A.“两横”是指长江、黄河沿线
B.决定区域城市化差异的因素是气候
C.进一步控制中小城市的发展
D.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主体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对比四个地区,甲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范围小,城市化水平最低,而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范围大,城市数量多,城市化水平最高。故选C。
小题2:“两横”是指长江、陇海-兰新线;决定区域城市化差异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对大城市近一步控制发展,合理发展中小城市;而构建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的主体。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