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的综合分析。根据高空850hpa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判断b处等压面向上凸,判断b处气压较高,则近地面对应的乙地气压较低,说明乙地盛行上升气流,气温较甲地高,故③④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红叶观赏指数是指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它是确定红叶最佳观赏区的主要依据。下表是某年北京红叶最佳观赏区的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表格可知,北京市海拔越高的地区,红叶最佳观赏区的时间越早,而海拔越高的地区,气温相对越低,越有利于叶绿素转化为花青素,即形成红叶,所以导致红叶最佳观赏区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故选项D正确。
【小题2】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已经进入11月份的中下旬,新疆喀纳斯、吉林红叶谷、辽宁省丹东天桥沟由于所处纬度比北京要高,此时已经处于冬季,不可能再有红叶;南京栖霞山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可能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图中数据的单位是摄氏度),有关四城市未来24小时内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天气最好,气温日较差最大
B.②城市天气稳定,气温日较差小
C.③城市将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D.④城市将有冰雹灾害性天气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示意图,难度较小。①表示天气晴朗,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间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②表示中雨转晴,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低,夜间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小;③表示大雨,西北风三级,该城市不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④表示暴雨,东南风八级,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25℃,该城市不会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小题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河流
D.地形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轮廓和河流分布、地形分布看,该省份为安徽省。题干中信息显示,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c,c处相对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地势较平坦,风速适宜,位于长江附近,相对湿度适宜。答案选C。
【小题2】图中甲地位于山区,影响其气候适宜度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条件。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安徽省气候条件分布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③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④分别是东亚地区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其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是南亚地区的冬季风,此时,在强大的亚洲高压控制下,该地盛行东北风,其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是南亚地区夏季风,是夏季时东南信风北移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所形成的;⑤是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夏季风,是该地夏季时东北信风带南移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的;⑥是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冬季风,此时澳大利亚大陆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在西北部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风。
考点:季风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