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A.①——高级住宅区 B.③——文化教育区 C.④——工业区 D.⑥——商业区 参考答案:小题1: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城市的东北部是交通运输区,运输产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所以河口附近是该城市大气污染的污染源所在,且根据图示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其数值大小是由东北向西南减小,由此判断该城市当月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城市功能布局示意图”,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请完成(1)--(3)题。 参考答案:(1)C? (2)C? (3)A 本题解析:判断河流的流向是根据工厂的分布状况确定的,工厂一般都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或季风区垂直风向的郊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是指城市的资源赋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高低可以用综合承载力指数表示,其数值越大,代表相关指标的承受压力越大。下图示意北京市2000-2010年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北京2000-2010年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北京的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相关指数的压力增大。结合四个选项,①项说明生态环境恶化,④项社会公共资源相对减少,这两项会增加生态环境和资源赋存所承受的压力,而②项公共交通乘用比例上升可以提高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③项绿地面积增加会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这两项均会降低相关指数所承受的压力。
小题2:北京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剧增而导致的。其它三项均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口的迅速增加密不可分。
小题3:①②③三项的做法可以降低人口和经济发展对城市中心区的压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些都可以降低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而④项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片面大力发展工业可能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生态环境恶化。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