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地中海沿岸 B.巴西高原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海拔最高点数值范围为500—550米,河流上游最高处海拔为350—400米之间,两者高差为100—200之间,故B正确。
【小题2】右图气候资料中,1月为最低温,气温超过0℃,7月为最高温,气温达到30℃,据此可判断当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D正确。
【小题3】山地地形,在较高海拔处,营造水土保持林,可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故D正确。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高差计算,气候类型,土地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比例尺为1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 “等高线地形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汇入小河的溪流有两条位置画错??
②甲乙丙三处,甲处的坡度最陡??
③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大于c、d???
④c、d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150米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图中有三条小河绘制错误,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00m,所以④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是S1和S2,则??
A.S1=0.5S2???????? B.S1=S2 ????????C.S1=1.5S2??? D. S1=2S2
小题2: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小题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D点附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待水面静止时,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在D点以北做该试验,可观察到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在D点以南做该试验,可观察到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C.在D点上做该试验,可观察到花朵同时做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运动
D.在D点以北做该试验,可观察到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根据经纬网估计地球表面的距离。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处1°,距离111km进行计算。AB之间相隔60个纬度,AD位于同一纬线,且经度差为180°,所以AD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则AD最短距离大圆距离为过极点的经线圈,AD纬度距离极点为30°,所以AD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隔60个纬度的距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昼长为6小时或18小时,昼长为6小时,一年有两次机会,昼长为18小时,一年有两次机会。所以一年有4次机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从四周流向中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呈顺时针旋转,赤道不偏移,即不旋转。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小题2】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390m
B.285m
C.550m
D.632m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上左图的指向标和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该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因此河流所在等高线是弯向东南方向,河流的等高线是弯向高处的,说明东南方向更高,西北方向更低,故选B.
【小题2】从题目提供的等高距来看,a所在的等高线是200米,b所在的等高线是500米,X的海拔应该是大于100米,小于200米,而Y的海拔应该是大于500米,小于600米,两者的海拔高度交叉相减,得出的相对高度是大于300米,但小于500米,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世界洋流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