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20°W和160°E B.120°E和180° C.160°E和180° D.60°W和180°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和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北京时间(120°E)为5月1日8时,则西四区(60°W)为4月30日20时,故选D项。
【小题2】c点位于0°经线,区时为6月22日4时,则6月22日0时位于西四区,即60°W,故全球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60°W和180°经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白天与黑夜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地球自转主要产生三大地理意义,即昼夜交替现象(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方时的产生和地转偏向力的产生。所以,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项。
考点:地球自转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右下图为北京时间21时的光照图,A点的纬度是15°S,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应为( )
A.15°S,120°E
B.75°S, 15W
C.66°34′S,120°E
D.75°S,165°E
【小题2】此时,有人在F点看太阳,太阳位于F点的( )
A.正南
B.正北
C.东南
D.东北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等太阳高度线的分布状况看,A点为直射点,F点所在的等太阳高度线为晨昏线,图中A点的纬度是15°S,F点的纬度为75°S。A点与F点的经度相差180°。北京时间21时,F点0时,因此F点的经度为165°E,答案选D。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此时F点的时间为当地0点钟,F点(75°S)出现极昼现象,在F点看太阳,太阳位于F点的正南方,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中OP为晨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 ,此时北京时间为 。(3分)
(2)下列光照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中一致的是 。(2分)
(3)用折线在图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4分)
参考答案:(1)120°E, 23°26′N(共2分,答对1个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OP为晨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30°E,可以算出太阳直射120°E。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00。
(2)A为6月22日;B为3月21日或9月23日;C为12月22日;D为6月22日。
(3)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赤道为66°34′,北回归线为90°,北极点为23°26′。连接这三点的连线便是变化规律。
(4)地中海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我国西南夏季多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北印度洋上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呈顺时针方向;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南半球,正值冬季,小麦在生长。
(5)c点与a点相差180°,应沿经线圈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走极地航线。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太阳光照图矩形图的1/2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是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故①③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口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