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天山降水量随高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降水最多的地方在_______坡(南坡或北坡),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米。
(2)分析造成南北坡降水量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绿洲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绿洲衰亡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战争和瘟疫
C.水土流失
D.游牧的生产方式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往返迁移
C、从中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D、向两侧迁移
参考答案:(1)北坡;25 00米
(2)北坡处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渤海湾及周边地区资源分布及运输图
1.A、B两条铁路运输的资源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
B.有色金属
C.铁矿
D.煤炭
E.①大庆油田
F.③是攀枝花铁矿
G.④大同煤矿
H.⑤是长芦盐场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该地主要是从陕西、山西运输的煤炭资源。选择D项。
2.大庆油田位于东北,攀枝花铁矿位于四川,大同煤矿位于山西,⑤是长芦盐场,在天津附近。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右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左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回答题。
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2.经过调整,该县把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主要用于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有利于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E.改善局地气候
F.综合利用资源
G.防止水土流失
H.保护农田作物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中提到该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江南地区降水较多,再从图中看,农村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所以植被破坏较严重,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
2.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种典型的扇形结构图。此类图能够明显的表示不同部分所占百分比,在分析此类试题时必须抓主流,如小题1中的生态问题,我们必须看其能源比重最大的生活用能即秸秆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1)图中A、B、C是我国三个严重干旱的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结合两地地形地貌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区域,造成干旱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地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形成春旱;B地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2.图中M时期
A.华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青藏地区
E.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F.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
G.受台风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
H.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气温变化来看,该地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该地应在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D;根据地下水位的海拔,排除C。
2.从图中看出,M时期降水量小,地下水位低,此时该地正处于伏旱,原因是此时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