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图中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和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⑤全年受西风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1】结合题意并根据上题分析,冬季气候湿润的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应为③④⑤,所以选B项正确。
考点: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小题2】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B.1月20日~21日
C.1月27日~28日
D.1月28日~29日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通过读图分析,积雪深度只能是大于等于0,不会小于0,所以丙表示积雪深度;由材料可知,积雪会隔绝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在1月、2月是冬季,所以气温低,积雪将地面与大气隔开,积雪下的地温会高一些,所以乙表示雪盖地温;无雪时地面与大气间可以进行热量交换,因冬季气温低,所以地温较低,甲是无雪地温。综上所述,B正确。
【小题2】读图,比较选项中四个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16日~17日积雪量少,变化小,A错;1月20日~21日,积雪量较大,但是积雪量变化小,B错;1月27日~28日,积雪量由4cm猛增到18cm,变化量最大,C正确;1月28日~29日,积雪量有所增加,变化小,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日6时、18时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读图,从6时到18时,图中:
①P地的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②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
③Q地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 ④低压中心向东北移动并减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随图中锋面气旋的发展和移动,P地风向、风速、气压均在发生变化。图中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到,中心气压降低,势力变强。图中冷锋与暖锋之间夹角变小,说明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根据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P地6时、18时风向均为偏西北风;Q地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故D正确。
考点:天气形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
A.剖面图中的剖面是东西向的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从昆明准静止锋位置图中可以看出,锋线走向为西北-东南,剖面图中的剖面应该与锋线垂直为东北-西南走向;昆明冬季位于暖气团一侧,受单一的暖气团可知,多晴朗温暖天气;云贵高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月。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是__,气候类型是__。
(2)图中B处冬季盛行______季风, 夏季盛行______季风.
(3)图中C处冬季盛行_____ 季风, 夏季盛行_______季风.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___。
(6)若在1月份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是__。
参考答案:(1)7 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的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为高压,气温较低,陆地为低压,气温较高,所以是夏季,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此时,亚欧大陆上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控制。
(2)B处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位于亚洲高压中心的东南侧,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3)C处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位于亚洲高压中心的西南侧,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4)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纬度较低,靠近赤道,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叠加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使南亚的西南季风特别强盛。
(5)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交界地带,海陆差异最明显,所以,季风最典型。
(6)1月,北半球为冬季,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寒冷,形成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在冷高压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