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A.风力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褶皱隆起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贵广高铁经过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所以为了安全,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较多桥梁和隧道。
【小题2】桂林山水地区主要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蚀。
考点:该题考地形对交通线路影响及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 ,图中共有 条断层,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 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 。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填字母)
(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 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
(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 处,因为 。
参考答案:(1)B 2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1)图示B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图示A、G两处为断层。B处为向斜山,成因主要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2)图示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板块向上抬升,判断为板块的碰撞,即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3)背斜储油,向斜储油。(4)E为太平洋东侧的亚欧板块。地震的成因主要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分析。(5)隧道应建于背斜结构,拱形弯曲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不易积水。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波浪岩(Wave Rock)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340公里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如左图)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浸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溶蚀
【小题2】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波浪岩位于沙漠之中,它的形状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B对。岩浆活动形成的是花岗岩,酷似地貌是外力侵蚀形成,A错。降水少,流水作用弱,溶蚀的是石灰岩,D错。沙漠区没有海浪侵蚀,C错。
【小题2】根据材料,构成波浪岩的岩石是花岗岩,应属岩浆岩。读右图,1处有一个箭头指出,应是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2是岩浆岩。碎屑物指向沉积岩,4是沉积岩。3是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对。
考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地质作用类型,三类岩石转化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断层
小题2: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
A.岩浆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从图中岩层弯曲的形态看,M处的岩层向下凹,属于向斜构造,B对。背斜岩层向上拱起,A错。地垒属于断层的一种形成,岩层要有错动和位移,C、D错。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季风气候,冬季吹西北季风,海洋水汽无法吹向陆地。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较多,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B对。A、C、D错。
小题3:读图可以判断,①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在水循环的作用下,受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在②处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可转化为沉积岩,D对。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凝固形成,侵入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所以A、B错。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不是在地表沉积成的,C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小题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①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实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下变质而形成的。C正确;该知识点需要记忆,难度小。
小题2: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的岩浆从张裂边界处喷出,产生张力作用,使板块向两侧张裂扩张,而喷出的岩浆经冷却形成新的洋壳。图中②、③、7是重熔再生,是形成岩浆的过程,一般位于消亡边界,A、B错;⑤为变质作用,D错;④为岩浆喷出,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