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
A.人口增长
B.国家贫困
C.债台高筑
D.开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类的砍伐、焚烧、筑路、开矿、建厂等经济活动是造成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问题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③开辟大型农场,建立商品粮基地??????④修建水库大坝,拦蓄洪水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E.能够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F.能够调节全球平衡
G.能够促进全球水循环
H.能够提供大量木材
I.①②③④
G.①②③
①②
③④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①②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A
3. B
4.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逊地区,雨林的破坏的人为原因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而这些开发活动的背景是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地球之肺”,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故体现了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主要作用。
3.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而养分集中于地上的植物体内,是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一是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使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二是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土壤长期受到淋洗。
5.保护性开发应以保护亚马逊雨林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开发,而个别发达国家(如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和环境而采伐亚马孙雨林属于破坏性开发,故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2.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2.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的积累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a
B.b
C.c
D.d
E.a—枯枝落叶
F.b—土壤
G.c—生物
H.d—供给养分]
I.①②
G.③④
②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
1.雨林的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植物体内。从图中可以看出养分储量a圆最大。
2.由图不难发现枯枝落叶源于植物体a,a的养分来自b土壤,d表示雨水淋溶作用造成的养分损失情况,c表示供给养分。
3.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候使淋溶作用强,养分易流失。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北大荒是指2.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3.“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E.水源不足
F.地形崎岖
G.热量不足
H.土壤贫瘠
I.退耕还林
G.退耕还草
大力发展工业
生态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北大荒是指我国东北地区,开发较晚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北大荒所处纬度高,故热量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3.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森林和湿地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问题: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E.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F.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G.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H.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雨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对水圈是的影响是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选择C项 。
2.本题考查湿地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