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今日昼长=18:37-06:26=12:11,十分接近12,且昼长夜短。说明为春分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的线段为某条经线,S、N为南北极点,P为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假设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据此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说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当P点沿经线向北运动到最北位置时,位于晨昏线的最北纬度,由于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晨昏线的最北纬度所在的经线为12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bc,由图上可以知昏线呈东北-西南向,可确定太阳直射北半球。 由a点的地理坐标为(74°24′N,150°E),可推断出c点坐标(74°24′S,30°W),b点坐标(o°,60°E), a、c两点为24时,b点为12点,则a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是180°。选C。
小题2:知北京的地理坐标(40 °N,120°E),c点坐标(74°24′S,30°W),则可通过简单作图判断C点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小题3:知a点的经度150°E,a点为24时,则经线120°E与之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不难得出第12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2月22日,40°N的昼长约为9小时。当日正午时分,王先生从④城乘飞机起飞,历时3.5小时到达②城。下列关于王先生到达②城机场时所见到的情形,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机场时钟的时刻是16:22
B.飞机的影子朝向东北
C.②城的街头已是漆黑一片
D.气温是当天最低时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图形为: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④的经度为103°E,当日正午时分,王先生从④城乘飞机起飞,④地地方时为12:00,历时3.5小时后,④地地方时为15:30,②地116°E的地方时为16:00,但是机场时钟采用的是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时钟为16:38。40°N白昼9小时,地方时16:30日落,②地地方时为16:22,还未日落,太阳位于西南方,飞机的影子朝向东北。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本题共8分,每空1分)
(1)右图所示的日期为____________,节气为____________日。
(2)右图所示的状态处于左图地球公转中______点的位置,左图中A点表示节气为__?____日。
(3)右图中b、c两处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公转至左图中的B点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左图中的____________时段。(填字母)
参考答案:(1) 12月22日(或12月21日) 冬至??(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和晨昏线判断。(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2)根据公转轨道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B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则C表示秋分日,A表示春分日。(3)右图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4)图示B位置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故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南半球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为冬至日---春分日,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