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等值线图》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08:55: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30-31题。
 小题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选项中的四个点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40°N,130°E) B.(40°N,140°E) C.(30°N,120°E) D.(30°N,130°E)
| 小题2: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偏西风 ??? ②风力减弱 ???? ③天气晴朗 ??????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是???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 (2)填出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A?????????????????,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该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 D点盛行?????????????风。在图中用箭头画出C、D两处的风向。 (4)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
参考答案: (1)1 (1分)?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海洋上为低压,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 (2)A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使其保留在海洋上。 (3)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南亚盛行东北风。画图略。 (4)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及其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1-2题. ??  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 甲图、乙图分别为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a、图b分别为流经乙、甲两图所示地区主要河流的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以及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何异同?试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依据:①所跨经纬度较大;②两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①地位于②地的????方向,①地距③地约???????????????千米。(2分) (2)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范围是??????????????。(2分)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2分) (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②地的天气特点是??????????。(2分) (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6)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国家间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2分)
参考答案:(13分) (1)东南(1分)?? 3330千米(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本题是根据经纬度判断方位。由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为北半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示②地离北极点较①地近,从②地看①地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故为向东。①地与③地的距离,考查的是纬度相差 1 度,距离相差 111 千米。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陆地是高压,说明是冬季,北极上空是极夜现象,所以90?E是0时,则北京时间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3时。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到180?经线,即为从东经900向东到1800。 第(3)题,由亚欧大陆上出现高压,可知季节为冬季,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 第(4)题,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析风向及天气特征。①地的风向可根据等压线变化规律得出,②地受高压脊影响,出现寒冷晴朗天气。 第(5)题,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原因从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 第(6)题,北冰洋的重要性从资源、领土、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掌握经纬网图上,方位判断的基本方法:利用与极点的距离判断南北方向,与自转方向的关系判断东西方向;②利用经线计算球面上的距离;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④掌握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⑤掌握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