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据题干飓风“冈萨洛”,飓风是发生在大气圈里的自然事件,所以属于气象灾害。
【小题2】“冈萨洛”属于气旋低气压,考虑北半球的低气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可判断伦敦的风向为东南风。
考点: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大气的受力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30分)
材料一: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
材料二:B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70年而获得“黑金之都”之称,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如今,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
材料三:据统计,巴西目前甘蔗播种面积达650多万公顷,全国有300多家甘蔗加工厂,其乙醇年产量已接近300亿升;同时巴西政府重视发展生物能源,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科技和能源政策。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只有6%,而巴西已经超过40%,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图中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12分)
(2)分析B地衰落的原因并说出其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3)分析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条件,以及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意义?(10分)
参考答案:(1)(共12分)相同点:A、B两地终年高温,降水充足;(2
本题解析:(1)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来回答,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还有水热搭配类型;分析原因,要从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地理时间角度来看,A地每年7-9月份降水量明显大于B地,形成原因是地形不同形成,A地附近有山脉,形成地形雨。
(2)B地橡胶的变化可以参考德国鲁尔区的衰落与振兴来回答,结合材料信息即可完成。
(3)本题的实质就是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区位优势及意义,工业的区位优势的内容:自然条件:资源条件,风向,流水,土地等要素;社会条件:国家政策;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数量和素质;
直接结合材料比较容易获取相关信息。意义主要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难度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表示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此季节甲地
A.受副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B.河流进入丰水期
C.气候高温多雨
D.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图中气压带都向北移,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一般用7月份表示,C对。1月份表示冬季,气压带南移,A错。4月、10月表示春、秋季,赤道穿过赤道低气压带中部,位置不向南北方向移动,B、D错。
【小题2】没有副极地高气压带,A错。此季节,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河流进入枯水期,B、C错。北半球是夏季,所以昼长夜短,D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季节移动规律,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题。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云贵高原海拔低,空气密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少。
【小题2】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四川盆地海拔比青藏高原低,上空多云雾,空气中CO2和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形、天气状况对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影响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