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参考答案:小题1: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天宫一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29日21时16分,纽约西五区位于东八区西面13个时区,故西五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计算西五区时间为29日8时16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此完成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神舟九号”飞船离开地球大气层,故属于天体,且为人造天体;该天体运行于宇宙中,故属于航天器,而不是航空器。天体系统是指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而“神舟九号”飞船只有1个天体,不属于天体系统。
小题2:“神舟九号”飞船围绕地球运行,故应属于卫星,与土卫六号的性质较类似。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天体的基本类型,并结合天体与天体系统的区别即可。本题还可以结合神舟九号所属的天体系统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于田县(36.1°N,82.5°E)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小题2: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B.震源深
C.人口密度小
D.抗灾能力强
小题3:此次地震发生一个月以来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北京昼长时间越来越短
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材料,地震的震源深度12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17千米,在陆地上约33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壳,A对。软流层、上地幔顶部 、下地幔都属于地幔部分,B、C、D错。
小题2: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主要是发生地区在我国西部,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C对。5级以上地震属于破坏性地震,此次地震震级较大,震源浅,A、B错。西部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抗灾能力弱,D错。
小题3:地震发生在2月12日,地震发生一个月时间内,地球位于南半球,离开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速度在逐渐减慢,A错。广州距直射点的纬度差在减小,正午太阳高度在增大,B对。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的昼长增加,C错。此时段内,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半球,北极圈没有极昼,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材料二:地球公转轨道图
(1)简述地球日这一天,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直射_____(南或北)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南或北)移动。
(3)由①到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特点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日这一天,地球公转正位于轨道图中的_____处。
参考答案:(1)(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表示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小题3: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12月22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
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知,1月初太阳直射纬度月南回归线附近,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月60?左右。选择B项。
小题2: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小于66?34’.所以符合的是C项。
小题3:⑤发生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约40?左右。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 | ||